【铭记】科学网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
冯伟民
■本报记者 沈春蕾
5月18日是际博物馆日5月19日是一年一次的化石鉴赏会5月26日将举办达尔文大讲堂第九讲hellip;hellip;今年5月,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的科普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筹备和进行。
5月4日,科学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馆长冯伟民带着他的科普图书奇妙的澄江动物群,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与公众见面。该书是他的又一部科普新作。
2004年,筹备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是我接手的第一项科普工作,十多年过去了,我已经从科研人员正式成为科普人。冯伟民告诉科学报记者,虽然馆里陈列的是化石,但我们希望公众看到并联想到的都是lsquo;活物rsquo;
走进博物馆
冯伟民介绍道,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以古生物化石为本,主要包括古无脊椎动物古植物和微体古生物,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古生物专业博物馆之一。其,澄江动物群和包括华龙鸟在内的热河生物群化石标本最为珍贵,堪称宝级的化石精品。这些珍贵的标本讲述了地球和生命演化的故事。
进入博物馆门厅,正面地球仪后面是一个巨大的生命进化浮雕,门厅右侧沿地上的参观路线标识到利用楼梯设计的上山之路,路两侧是镶嵌有许多化石的仿真岩层剖面。
这些化石浓缩了距今2亿年到7亿年间南京地层概貌。冯伟民说,参观者可以一边踩着历史的阶梯,一边摸着这些三叶虫角石和树叶的化石,仿佛置身于远古,感受那份时空的沧海桑田。到二楼,也就正式进入了生物进化主题展。
整体看,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包括一个生命的进化主题展和14个专题展。主题展由门厅上山之路化石奥秘地球的起源前寒武纪古生代生代新生代为轴线。专题展分别为澄江动物群恐龙天地微观世界生物登陆无脊椎动物化石大观二叠纪生物大灭绝古植物园海百合化石墙热河生物群鸟的起源与演化恐龙时代的海洋南京地史演变南京直立人和我从哪里?
除了珍稀标本精美图片仿真模型和景观复原,南京古生物博物馆还设置了互动展区,有体现生物三维形态的多点触摸展现动物形象的混合现实穿越几亿年与恐龙合影的恐龙照相仪,以及展示微观世界的显微技术和图像显示设备供参观者修理化石的达尔文实验室等。
从科学家到科普工作者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是科学和江苏省第一个省合作项目。2004年,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的土建工程完成后,从事了20多年科研工作的冯伟民接受了一项新职博物馆筹备部常副主任。
我的任是负责布展二期工程,包括化石展品征集布展设计招投标及布展工程建设等具体工作,争取让博物馆在一年后对外开放。冯伟民回忆道,我们面临着时间紧任急资金少等一系列问题。尽管如此,2005年底,南京古生物博物馆还是如期对外开放。
当时,冯伟民还有一些科研课题尚未完成。通过参与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的布展工程,并花了很多心思和精力后,冯伟民感到自己在科普领域也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于是,他决定在手头的科研结题后,全身心投入博物馆的管理运营。
多数博物馆的展品都是静态的,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建馆初期也不例外。冯伟民希望公众接触到的不仅是冰冷的化石,而是有温度有历史的古生物世界。为此,他将各种高技术手段引入到展览,观众可以通过眼看耳听手动等综合感触,触摸到一个立体的古生物世界。
澄江动物群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窗口,被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也是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的重点宣传对象。冯伟民介绍道我们连续研发了以澄江动物群为主题的几项大型互动体验系统,如大型数字弧幕寒武纪乐园澄江动物群多点触摸澄江动物群混合现实互动系统。
其,为了让化石活起,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对澄江动物群化石的保存状态形态特征生活性行为方式和生态景观等做了虚拟复原,通过数字化多媒体技术图像处理影像合成等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呈现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寒武纪早期海洋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
科普需全社会关注
如今,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每年定期举办一系列特色科普活动,如博物馆奇妙夜绘画大赛寻找化石之旅化石鉴赏等面向社会公众的科普活动60余场,还举行讲座及论坛20多次,并根据当前热点推出2~3期原创科普特展。
在双休日节假日对外开放的基础上,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随时接待团队参观者预约,年均吸引参观者8万多人。除了馆内活动,博物馆还在全承办了一些科普会议,每年均出版科普图书发表科普文章。
文章开篇提到的奇妙的澄江动物群是一本集科学内容与增强现实AR展示技术为一体的科普图书。全书由两个部分组成科学知识与涂鸦课堂,其科学知识部分配有AR展示技术,读者只要扫一下二维码,下载App,对书有AR符号的复原图扫一扫,即可看到动漫展示澄江动物群代表性的物种,且有生动的语音讲述。
冯伟民现在还有一个身份科普作家。以前是找课题写论文,现在是找素材写科普文章和图书。他组织编写了一系列科普读物远古的悸动mdash;mdash;生命起源与进化获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远古的霸主mdash;mdash;恐龙翼龙鱼龙获江苏省优秀科普作品奖一等奖。
从事科普工作已有十多年,冯伟民表示科普工作是一件需要全社会关注和参与的大事。科学家是将科研工作科普化的第一棒,他们最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后续的科普推广也是接过科学家传的接力棒。因此,科学家在科学传播领域的贡献起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他们可以将科学知识活灵活现地呈现给大众。
然而,相关科研单位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机制和条件,吸引更多科学家投身科普工作。冯伟民笑称显然,发一篇科普文章远不如在科学自然等核心期刊上发一篇论文的影响力大。
科学报 20180514 第6版 所